- 吴良镛;
<正>今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正值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75周年,意义特殊。我个人与梁先生结缘是在1945年5月,当时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胜利会师,我自滇西前线回到重庆,梁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看到了我写的《释"阙"》那篇文章,约我会面,邀我协助《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的编绘等工作。回首往事,梁、林二位先生的讲话仍犹在耳,这些奠定了我毕生事业的基石,我至今都感念二位的知遇之恩。
2021年09期 No.63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4K] <正>在一个中国建筑学术的开创者诞辰120周年之际,以文本来进行学术的纪念,既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令人惶恐的。我们怀着惶恐与不安开始此专刊以及更早的梁思成纪念文献展览筹备工作,诸多挑战也在过程中得以显现:其一,梁思成学术的广博与深邃,与现在相对匮乏的梁思成研究形成巨大反差;其二,梁思成理论与实践成就的极大跨度,令传统建筑学角色判定体系束手无策;其三,梁思成逝于高考恢复之前,"文革"后受建筑教育者无与先生亲身接触之经历,这令多位盛年学者面对选题敬而却步;其四,社会公众对梁思成(及林徽因)的极大兴趣,及随之而来的善意误解(与消费),
2021年09期 No.63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 王贵祥;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历史建构、体系研究、理论阐述、学术发展、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历史保护诸方面均做出重大贡献,文章仅就梁先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两个基本方面:中国建筑史史学建构与中国建筑唐宋与明清两个体系之结构与术语学术阐释方面,所做重要学术贡献加以扼要梳理分析,或可以此初步了解梁先生在近现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所起重要影响与关键作用。
2021年09期 No.634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2K] - 庄惟敏;
通过对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前后史料的研读分析,论述梁思成先生借鉴外国经验,顺应国际新建筑发展潮流,反映本土思考,进而最早且最具系统性地提出建筑教育"体形环境论"的中国模式的历史贡献,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以此在世界范围内寻到了一个锚点,以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建筑学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教育范式之一,并将继续指引着中国建筑教育迈向未来。
2021年09期 No.634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0K] - 博明凯;陆宪;
对比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整合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念以及罗伯托·盖贝蒂在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育思想,二者的相通之处是两位教育家都以历史研究为基础,通过归纳推理和"临床研究"的方式建立并发展了建筑学科。在此框架中,建筑项目不再是教义的物理实现,而是每一次具体实践成果的归纳累积,其并不预设意向,而是在面临不断变化的随机条件时灵活应对。方法论通过实践而被构建,理论知识源于真实的经验,由此建筑教育经历了范式的转变。
2021年09期 No.6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 赖德霖;
《市镇的体系秩序》是梁思成1949年之前的学术论著中少数非建筑史类撰述。试图通过追溯该文的战后写作背景,并深入理解其参考书作者美国著名建筑家伊里尔·沙里宁的思想,揭示梁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城市理想、专业理想,甚至社会理想;认为该文反映了梁在这一时期的学科思考和社会思考,体现出其建筑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即从建筑形式问题扩展到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一变化进而影响到他之后的建筑教育思想,甚至政治选择。
2021年09期 No.634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4K] - 丁垚;
梁思成的建筑设计作品是中国现代建筑学术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其1920-1960年代的建成作品、设计方案、顾问咨询等27个项目的梳理;对其中14个作品的设计和建造经过、重要的时间节点、建筑规模和功能以及保存和使用现状等基本信息做了初步的考证;同时,也简略评介了这些作品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特点。最后,综合这些设计作品和著作文章,对梁思成的建筑设计观略作评论。
2021年09期 No.634 2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1K] - 李兴钢;侯新觉;
通过实地体验后对梁思成1929年设计的梁启超墓园的简朴、现代、动人特征的3个发问和测绘、研究、思考及若干谜题试解,笔者获得关于这一超越时代和同侪的作品设计特征与梁氏早期关于中国建筑特征之思想表述的密切关联性结论,即以环境空间利用配合实物结构技术,营造动人胜景情境;其中关键之处源于梁氏父子深情与对乃父人品、学问、情怀的深刻理解及表达,并依托和作用于体验者的实地亲身感受和情感共鸣,最终成就出这一经典杰作。
2021年09期 No.634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2K] - 刘亦师;
根据梁思成工作笔记和其他史料勾勒梁出访各国的行程及其关注的主要方面并辑录其观感,其中不少与国际建协的各种活动有关。这些出访所取得的经验及其对国际建筑发展大势的切身了解,深远影响了新中国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史实既反映出我国参与冷战时期国际建筑交流的具体情形及其若干特点,显见建筑文化交流在冷战政治外交中的特殊意义,也能从中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作为建筑师的梁思成。
2021年09期 No.634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2K] - 冯棣;黄沁雅;黄福丹;
以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为背景,聚焦于梁思成提出的半部中国建筑史的佐证研究思路,由此推进了上古和中古初期中国建筑史的写作。这一思路的提出至少与两方面相关:其一与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田野调查发现相关;其二与营造学社和代表当时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机构的合作密切相关。研究试图对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在西南的学术史遗产进行重新评价,并对这段历史赋予新的学术意义。
2021年09期 No.63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2K]
- 莫少城;武雅晶;
<正>作为一门实践性、创意性与表现性较强的设计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以各种视觉元素为媒介,将设计目的分为"为什么设计""传达什么""传达效果如何",并通过视觉语言与信息传媒的深度融合,将传达信息以可视化方式进行传递,来建构兼具传媒与视觉美学属性的艺术作品。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建筑设计不再是停留于视觉层面的结构与形式的美学呈现,也不再是为了适应基本建筑规范的安全性设计,而是在结构安全与形式之美的基础上,以强调用户对建筑产品的体验与情感为重点,
2021年09期 No.634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 颜昌;
<正>随着家庭消费宝贝经济的繁荣,儿童乐园自身的功能属性,使其在儿童消费市场中脱颖而出。基于此,该儿童乐园设计源于人对儿童乐园的环境想象与认知,其以生态美学、视觉传动设计等为设计手法,从深层次儿童心理出发,对场地内的自然资源、空间布局进行了艺术化的重构与再设计,让游乐设施与空间景观相辅相成,满足儿童对儿童乐园的想象,进而促使儿童乐园的景观设计与自然节拍相合,增加体验感与交互性,并形成具有特征感的多功能复合型儿童乐园。
2021年09期 No.634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4K] - 宗成武;罗洁;
<正>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新中式、中式风格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中。而随着新中式家装大火,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的关联日益密切,碰撞出新的美学符号,以传统文化为创意灵感设计的现代家具,在形式上更加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功能上更加符合现代家具的工具价值,且所塑造出来的意境更是妙不可言。
2021年09期 No.634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3K]
- 凡建秋;
<正>厘清当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对开拓室内设计发展道路有着基础性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丰富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技术手段和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需求的特殊,人们对于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的色彩、感美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应用研究》一书以当代建筑室内设计的色彩美、质感美与技术美为切入点,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
2021年09期 No.63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 张励;
<正>《房地产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书,运用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西部房地产市场对区域经济协调作用的这一相对微观的现象进行观照,还应用管理学理论为促进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该书兼具高屋建瓴的理论性和实操性,篇章结构层层递减,颇具可读性,可供从事西部房地产市场开发的经营人员及相关经济学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2021年09期 No.634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 张晓晶;
<正>《生态中国:海绵城市设计》一书对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地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对当前城市地区地下管网系统的优化和雨水的处理进行深入探讨。本书从生态环境视域下对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和地下管网设计进行了研究,书中收录了大量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就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各类雨水管理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融入方式进行了诠释,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对当代城市化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优化、
2021年09期 No.634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张玮;
<正>吕爱武主编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与会计实务》一书是专门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和会计人员培养的教材,本书以新税法为依据,紧密结合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况,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总结,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审计、核算与监督的方法、工具进行了阐释,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培养教程。
2021年09期 No.634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叶根虎;
<正>古典园林建筑在我国古代文学著作中极为常见,不仅能体现文学的时代特色,更能够起到烘托氛围、营造环境的重要作用。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居住环境,在论述过程中结合《红楼梦》中的人物特性、故事情节来描述园林建筑的设计,二者相辅相成。作者是一名红学爱好者,从园林设计专业出发,探索《红楼梦》中的园林建筑艺术,并根据主要人物所居院落划分,通过描绘荣宁两府和大观园的主要院落建筑特色,探究建筑与人的关系。本书深入挖掘我国古典建筑的历史文化精髓,剖析古典园林建筑的特色及其成因。
2021年09期 No.634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闫雅雯;
<正>该书以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从内容上主要分为9个章节。第一章总论,具体分析了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原则和任务以及环境,其中内容分为3个方面: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概念及分类,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建筑工程财务关系;在管理目标方面,则从概念和特征、选择方法以及最终目标着手展开。第二章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分析两个层面,具体介绍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并介绍了风险的概念,
2021年09期 No.634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郁珊珊;王浩;
<正>全书共包含7章,分为上下两篇,上为理论部分,包括一到三章;下为实践部分,包括四到七章。作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二环路景观为上篇理论的实践研究主体,基于上篇理论研究成果,这为下篇介绍北京二环路景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埋下了伏笔,使得本书更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理论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作者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背景及成书的缘由,接着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框架,为接下来研究城市道路景观打好了理论基础。第二章的主题为城市道路与城市的发展。第1节中作者以道路与城市的起源为切入口,
2021年09期 No.634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本期数据